CN EN

分享

方晓风教授:我们为什么而设计?
2018.04.02

“我们到底为什么而设计?”长久以来,这一命题一直困扰着很多设计师。其实,这就是如何建立正确的设计观的事情了。目前,有些设计师在认识上仍有一些偏差,认为设计就是张扬、是表现。其实,真正成熟的设计一定是克制而亲切的,是“恰到好处”的,是与生活和谐共生的。

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秀(show)的

“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改变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走势。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我想说的是“设计不是用来作秀的,而是要为真实生活服务”,这也是筑巢奖一直坚守的设计观:倡导实用,不为作秀而设计。

在设计中,风格层面或者形式层面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住在房子里面的人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更适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一届筑巢奖的作品中,我可以感受到设计者的变化,他们在设计中正在尽可能地去平衡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审美趣味,他们在考虑如何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户型里面,容纳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在一些极小户型的设计里面,他们在进行非常精彩的尝试,对空间高效率的利用,给予居住者一种更有尊严和品质的生活;

他们使一些非常特殊的审美趣味,得以在家庭生活中呈现,尽管看上去五花八门,手法也许还并不完美,但是内在的核心却是非常清晰的:是朝着美好生活的方向而去的。

好的住宅设计,一定是住宅主人性格、性情的艺术化表现,犹如评价一个人的衣品一样。通过设计,让人们触摸到真实生活、触摸到人性、触摸到家的温度。而这,恰是我们筑巢奖一直推崇并追求的。

开先河之一:

实地考察 真金不怕火炼

筑巢奖不接受效果图作为奖项报选的资料,而一定要以落地项目的实景图参赛,提交的是从设计概念到施工完成的完整过程,不能只有其中画图的过程、几张简单的图片。

对于那些候选的获奖作品,我们特地加开一轮“实地考察”环节,其根本原因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尊重设计者及其作品,尊重居住者真实的生活。这也开创了国内设计奖项的先河!

对作品最客观的评价只有在实地才能够真正实现,经得起考察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它的背后一定有好的设计构思,既经得住专家评委的深入剖析,又经得住居住者真实生活的考验。

开先河之二:

助力青年设计师,让梦想开花

从国际奖项的统计数据来看,诺贝尔奖平均获奖年龄59岁,素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平均获奖年龄是70岁左右。很多的奖项都在关注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人物,我们不想再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希望能够“雪中送炭”。

为那些成长中的青年设计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创造更大的圈子和平台,助力他们在残酷的竞争中争取到机会和希望,点亮梦想!

筑巢奖自2009年创办以来,就以青年设计师为参赛主题,专注于培养和提升青年设计师的设计才华与实力,通过评选对践行正确设计价值观的青年设计师给予表彰,推广优秀设计师的成果,鼓励青年设计师开展设计研究,为青年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促进了青年设计师及设计团体之间的交流,提高了青年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及国际视野,扩大了青年设计师个人及团体的公众认知度,促进了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开先河之三:

米兰颁奖 获奖设计师享至高殊荣

米兰,从来就是设计的风口浪尖,以其独有的魅力、创意与创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前来“朝圣”。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中国设计在这里的声音一直比较微弱。而今年,筑巢奖将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奏响中国设计的强音,让国际设计界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设计的实力。

2018年4月19日,第八届筑巢奖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展作为今年米兰设计周场外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最高学术殿堂——米兰大学隆重揭幕,这也是中国室内设计奖项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颁奖,届时800名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将骄傲地站在这里,与这座设计之城平视,共叙未来。

任何时代我们都不缺乏所谓的“奖项”,除了嘉奖那些真正的杰出者,我们更希望通过它去触发更多的可能性。当认识出现偏差之时,可以帮助构建正确的设计观;当炫耀浮夸之时,可以引领回归到“恰到好处”的设计中来;当不完美的现实横亘之时,可以告诉人们更好的未来在哪里。这就是我心中未来筑巢奖更好的样子!

第八届筑巢奖颁奖盛典在众多参赛设计师的期盼下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到底花落谁家,4月19日,我们米兰见!

本文作者方晓风,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院长助理、教授,筑巢奖组委会主席,《装饰》杂志主编。

(转自:筑巢奖公众号)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

100084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