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分享·第一期 #
由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共同组织举办的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在2022年将以“BMW中国文化之旅”项目探访活动遴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为基础,针对云南省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鹤庆银器、建水紫陶、白族扎染、彝族刺绣五个项目,由清华大学专家导师和非遗传承人组成项目组,共同探索研究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延展模式。
非遗保护创新基地于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9日期间组织举办了系列精品讲座,邀请本年度参与合作项目的导师与关心、支持非遗技艺创新发展的特邀讲座专家一同聚焦提升非遗传承人的艺术审美与修养。系列讲座精华分享将持续推出以飨读者,敬请关注后续讲座精华分享。
2021年12月18日,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博士生、清华大学校级助教陈瀚文做了主题为《传承与创新》的精彩线上讲座。
王建中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陈瀚文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博士生
清华大学校级助教
铜车马、铜奔马、长信宫灯、金银错工艺、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吉州窑剪纸漏花纹、吴经提梁壶……王建中教授开篇带领大家感受历史跳动的文脉,透过时空触摸古人的生活用品和器具,重温中国传统工艺的辉煌。
王建中教授强调 “工艺经典”是一个很好的命题,一个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个关系到如何把中国工艺美术推向新高度的问题。当讨论经典时,必须回顾一下中国工艺史上祖先曾经创造过的经典。王建中教授勉励大家“以古人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传统文化不仅要继承,更要创造,这是中华文化生命之源。
讲座后,传承人们表示受益匪浅,要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工艺美术。建水紫陶县级传承人黄倩表示,把设计理念融入现代生活,让设计作品得到量化和普及,是我们新一代传承人的使命和责任。乌铜走银市级传承人丁大为认为,乌铜走银不是偶然出现的,它的发展轨迹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
王建中教授最后总结,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而要推陈出新,做到活态传承。把历史脉络融入设计理念,是非遗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重要途径。他希望年轻人“仰望星空,追求更高、更远、更美丽”,既要做非遗作品的创作者,更要做非遗文化的推广者。
2021年12月19日,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助理教授刘亚做了主题为《中国图案意境之美与艺术表达》的精彩线上讲座。
刘亚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助理教授
刘亚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对美的追求的过程,从缘起、初探、探究、思考、教学五个维度探讨了中国图案的意境美,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经久不衰的、民族的艺术的魅力。
刘亚老师对中国图案之美有着独到的见解,它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的装饰之美,而且是一种广阔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之美,是一种起共鸣作用的心灵美。它的美体现在虚实相生之间,表达出设计者的思想,代表了作者的艺术修养,通过图案把信息传递给千万人。从古代彩陶开始,中国图案的创作,从具象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除了给视觉上满足美的享受以外,更唤起人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般生活感情。
刘亚老师向大家展示的个人作品美不胜收,在图案设计上无论是元素的组合、颜色的搭配还是节奏的把控上等诠释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传承人们一致认为,刘亚老师的作品中对意境美的表达为非遗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不同的意境,能为观者创造出更多的可能,“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非遗传承需要努力的方向。
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2022年合作项目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项目负责团队
项目总顾问| 鲁晓波
项目总负责| 赵超
项目总策划| 汪建松
项目统筹| 刘卫东 王启迪 罗鑫
项目协调| 宋欣伟
项目执行| 陈洁 付航 张雅正
宣传推广| 叶晟 杨景强 崔雅雯 陈思颖
图、文: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