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学院文脉】致敬阿老先生
2020.06.24

纪念阿老同志百年诞辰

永远微笑的阿老

李燕

早在少年时代,我就知道阿老同志的名字,因为报刊上登载的舞蹈速写多半是他的作品,非常生动,广受读者欢迎。然而第一次见到他,却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因为一项特殊的任务。当时(1972年)正值文革浩劫,文艺界的不少书画家都受到了迫害,周恩来总理为了保护他们,成立了一个绘画小组,组织部分老画家和有成就的中年画家为中国的涉外机构、驻外使领馆和首都的宾馆、饭店进行艺术创作。在周总理安排的良好环境中,大家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作品,义务奉献给国家。凡是能够应邀参与这项工作的书画家与美术设计家们,都倍感荣幸。

那时,阿老同志也恢复了专业领导职务,负责外交部服务局宾馆画的召集和组织工作。有一段时间,家父李苦禅即在阿老的领导下,在东城外交部街的外交部服务局作画。家父向阿老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把儿子李燕调回北京,协助我工作。”阿老立刻表示同意,签署了一份借调公函,盖上外交部服务局的公章发往宣化,我随即从宣化农场调回北京。初见阿老,我感觉他不像名人,更不像领导,待人平等,和蔼可亲,尤其对家父照顾有加。阿老怕家父太累,总操着一口广东味的普通话说:“休息一下再画吧!”

没过多久,一项紧急任务下达:为了给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议定恢复中日邦交做准备工作,他的先行官桥本龙太郎即将下榻北京民族宫。为此,李可染先生在迎门的大屏风上作横幅桂林山水,家父负责作门厅两侧的一丈大画《荷塘图》与《竹石鹌鹑图》。只见家父铺丈二宣纸于地,着袜履纸,弯腰作画,连中午也不休息,仅用一日就完成了一幅。阿老同志和其他画家都围观欣赏,赞叹不已。阿老多次劝家父歇一会儿再画,可家父说:“大写意须一气呵成才能贯气,才能有气势。”待完成,阿老对我说:“让苦禅先生歇两天再来吧!” 家父断言拒绝:“不行,明天还得来,早完成任务早挂上,周总理一定会看到的。”当时家父已年逾七旬,用两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任务,阿老带头和大家一起为他鼓掌。那日情景历历在目,犹似昨日!

在此期间,阿老同志对我说:“你不仅是苦禅先生的助手,还是我们绘画组的成员,你也可以画嘛!”我说:“我才29岁,哪儿配在这里画?”阿老笑道:“你是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的毕业生,又有苦禅先生的家学教导,怎么不配在这里画?大胆画吧!”就这样,我也参与到宾馆画的绘制工作当中。当然,我得以有机会观赏阿老作画。他画画既轻松又认真,“轻松”是因为他有娴熟的舞蹈速写功夫,“认真”是因为他对舞蹈姿态要求严格。我常见他对着一面大镜子摆出舞姿,然后再起稿子,还让画家同仁们看看这样对不对。因为他是真诚求教的,所以比他年轻的画家都自然而然地讲出自己的看法,而且都是心里话,阿老也认真听,并不像有些画家,他们的“虚心求教”只是空架子,始终听不到真心话,也就永远改不了老一套。

应当说,正是阿老同志的一纸调令,使我回到了父母身边,并且重新拿起画笔,为周总理安排的光荣任务而工作,同家父一道为国家尽义务,诚乃人生中最感欣慰的一页。

1980年,(从右至左)著名画师许麟庐、阿老、李苦禅在一起交谈,李燕摄于北京。

1973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北京荣宝斋恢复了传统业务,被发配到外地的侯凯经理调回北京,荣宝斋立现兴旺,我也被侯凯经理安排到荣宝斋编辑科工作。当时,阿老同志列入征稿画家名册之中,他的妹妹老惠英成了我的同事(管理资料室的文物),我和阿老见面的机会就更多了。

我被第二次送往干校后历尽波折,1976年金秋“重回”北京。此时阿老同志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负责人,主持日常工作。阿老对我说:“现在教学工作又恢复正常了,缺少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你有中央美院的学历,人物、动物速写非常好,应当调到我们院来,专教速写课和国画课,快和侯凯同志讲讲,早点来吧!”经侯凯同志表态支持,我调到中央工艺美院工作。报到之日,阿老握手笑迎:“太好了!太好了!教学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

如今想来,在我一生的艺术生涯中,阿老同志的决定可谓是一个“战略转折点”。记得家父听闻喜讯,高兴地对我说:“咱家干的是画家加教书匠,如今你能到中央工艺美院,就算是归于本位了!”从那时开始,我除了上课之外都不坐班,这样可以经常陪伴父亲,协助他的事业,又可以利用寒暑假的空闲,把失去的宝贵时光抓紧补回来。我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教学工作,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背靠背评选优秀教师的“民调”中,两次荣获“优秀教师奖”,我所任班主任的班级也在毕业前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我想,只有工作的良好成绩,才是对阿老同志知遇之恩的最好报答。

今年是阿老同志一百周年诞辰,谨以一篇回忆文字,表达我这个77岁的学子对这位新四军老战士、革命美术教育家、著名画家的深深感恩和怀念。永远微笑的阿老同志,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李燕

2020年5月17日

作者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教授。

我的老师——画家阿老

孙金荣

阿老到学校任教之后,很快成为学生们欢迎和敬重的专业课教师。当时,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正在发展壮大时期,又正在筹备改建为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在卫天霖和李瑞年的主持下,先后还调入了吴冠中、刘亚兰、罗尔纯、俞致贞、白雪石、吴静波等一批很有实力的中青年教师。阿老的调进,无疑为这所新型的学校增添了活力。

1961年,阿老(二排右二)与学生在北京艺术学院校门口合影。

当时,学院经常请校内外著名画家、理论家为我们作专题讲座。如请王朝闻讲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罗工柳讲油画创作,卫天霖讲油画色彩的应用,吴冠中讲艺术形式的重要性等等。阿老则给我们讲怎样画速写,怎样搞创作,怎样进行艺术实践以及生活和创作的关系等。在讲速写时,他一边讲一边画,很吸引人。

1963年,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合影。二排左起:李瑞年、卫天霖、刘亚兰、邵晶坤,三排左起:萧肃、阿老、吴冠中、赵域)与1963届油画专业毕业生合影。

……我特别感谢的是,从阿老那里得到了艺术思想上的收获。经他辅导创作的这件作品(毕业创作《浴》)画面很单纯,去除了绘画语言以外多余的东西,没有半点政治说教的影子,画面中全力表现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的天性。阿老在艺术表现上给了我一个极为宽松的氛围,使我在挖掘主题和运用色彩等各个方面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真是难能可贵的事。阿老,这位在革命队伍中就历经多次政治运动,解放后又经历反右、反修、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等运动走过来的革命艺术家,就是这样按照艺术规律来把握自己的创作和教学原则的,并以这种思想积极指导学生们的艺术实践。这是怎样的一颗心啊!很难想象,他的真诚、善良、对美的追求,在那种极左思潮的阵阵风雨中,居然没有丝毫的退缩!

1965年8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六届毕业典礼纪念合影,二排左二起:常沙娜、王云凤、陆振生、吴劳、徐振鹏、陈叔亮、刘鸿达、雷圭元、梅健鹰、程尚仁、梁速征、阿老、袁迈、邱陵、郑炯灶。

……在新时期,他的创作以中国画创作为主。题材上,多创作舞蹈人物。他把几十年写生和速写所积累的素材,经过提炼和变化,创作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舞蹈人物形象。笔墨挥洒自如,色彩艳而不俗,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中国画作品以线造型,画面中的线是根据形象的结构变化的。线条的粗细、浓淡变化可以看到人物不同部位的转折、前后关系。加上他的线条肯定、简练、又有动感,所以他笔下的舞蹈人物都像凝固在一个最为生动的瞬间。如他画的《南亚之舞》系列,舞者的优雅舞姿、面部表情,画面的线条的组织、色彩的布局,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美感。

摘自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2届毕业生孙金荣:《我的老师——画家阿老》,《艺术》2007年第1期。


深受人们爱戴的著名画家——阿老先生

蔡汝震

先生非常重视速写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速写是“培养积极观察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创造素材的积累,是不断提高造型能力的手段,要求眼快、手快、脑快,包括观察理解对象。” “对速写应加强,不能不注意,要深刻地观察生活,多看文艺书籍,多看戏剧,最好自己能表演。” “注意培养形象记忆能力,如:画舞蹈,虽然动作很多,但还有最优美的动作,有几种规律,例如腿、手、腰的动态,这样,作画时就有了办法。”讲到这里,他还做出生动的动作,轻盈的手势,把一些舞蹈规律表演出来,我们听起课来如同身临其境。

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阿老出席《卫天霖遗作展览》开幕式,与原北京艺术学院部分师生合影。

在讲授人体素描、群像素描等基本练习课程时,老先生说:“画人体是最复杂的,画好人体也为更好地表现现代生活,搞好创作。” “从基本练习的意义上讲,画人体素描能更好地观察表里关系,更好地研究明、暗,体、面,是提高造型能力的一个手段。”老先生要求我们“松、紧要结合好,抓准确。” “素描与色彩画要很好地结合。” “所谓完整,是从精神面貌和结构两方面去努力的。”他还说到:“古代先有创造的绘画,没有基本练习。文艺复兴后,总结很多画家的经验,逐步有了基本练习,形成素描这一绘画方法,老先生对学生造型能力的要求细致而严格。……在油画人物练习的一次小结中,老先生着重说到:“无论什么时间去画,最初的敏锐印象都不要丢掉。”

1985年,阿老出席《卫天霖油画展》开幕式,与刘海粟(左)握手、交谈。

1987年,阿老与张安治(左一)观展

老先生不只一次带我们搞创作,强调“创作是艰苦的劳动。” “收集素材很重要,不能忘记用我们的画笔搜集我们需要的形象,亦可有文字记录。” “我们应从各方面加强锻炼,技法的磨练是非常重要的。”他特别谈到:“艺术家,除了对生活的爱,除了热烈的情感以外,还要善于思考。作为艺术家,在技法上主要的才能是传达人物的精神的本质。” “在艺术上没有投机,但取巧是有的,没有‘巧’就不成其为艺术,题材技法问题都在‘巧’的范围之内。”还特别嘱咐我们:“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劳动,没有修养,对生活不认识,是巧不出来的。”他不仅以学术上的鲜明观点影响、教育着我们,还以身先士卒的实际行动带动我们。

1988年,阿老在美国纽约东方图书馆《阿老民族舞蹈画展》现场。

摘自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2届毕业生蔡汝震:《深受人们爱戴的著名画家——阿老先生》,《北京艺术学院纪念文集(1956-1964)》,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怀念阿老先生

孙大志

先生是新四军老干部,又是全国闻名的画家,但从来不端官架子,不耍名家派头,平等待人,和蔼可亲,到老不变,对我们这些小毛孩也是如此。一次,他拿来一批速写,就站在瞻霁楼学生宿舍外的走廊上,一帮同学围着他。他打开画夹子给大家一张张翻看,都是用软铅笔画的,造型生动逼真,技巧纯熟,其中还有一张毛泽东主席头像速写,神态毕肖,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

……阿老先生为人宽厚平和,他的长寿与此不无关系。先生一辈子经历过多少政治风浪,但没听说他整过人,从上到下,师生们都说阿老先生是个好人,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字的分量。

1988年,在美国纽约东方图书馆举办《阿老民族舞蹈画展》,与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周忠良(左三)等人合影。

摘自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3届毕业生孙大志:《怀念阿老先生》


阿老先生和他的画都走了

杨墉

阿老先生教我们素描。在基础绘画的训练课堂上,他注重观察人物比例的正确和动态的生动准确。值得称道的是,老先生的绘画成就大部分是他无师自通地刻苦磨练而来,而且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1990年,阿老指导儿媳雷蕾彩墨人物

阿老先生宽厚近人,他平日发梳整齐,蓄留的小胡子配上笔挺的中山装。他每天骑着一辆二六型“凤头”自行车上班,一进校门,人和车很是抢眼。他用自己教学言行证明了自己的真实。

他在辅助素描基本功训练的速写教学中,凭借着自己自学勤奋的亲身体验,并不断的用自己的双手比划着人物不同动态的关节变化,强调入画时,抓住动态中生动的一刻加以着重地刻划,才能把人物的动态画得活灵活现,真实感人。

2004年,阿老参观在国际艺苑举办的四位老学生水彩画展。

我明白了画舞蹈人物速写并不在于会跳舞,但你必须知道舞蹈动态的生成和变化,加以主次取舍的提炼,展示给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形象。学画就是用自己的心灵和视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我收藏剪辑了阿老先生的舞蹈速写,我收藏了美。那个年代的美术系展览大厅就是现在北京景点——旧恭王府东院的大殿,那时经常有名家或本院师生的画作观摩展出,这里就更有机会见到阿老先生的速写原作了。

摘自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3届毕业生杨墉:《阿老先生和他的画都走了》


阿老百年诞辰网上纪念活动

总策划:鲁晓波、马赛

执行组:卢新华、张京生、郭秋惠、郑林庆、刘祺、陈颂文、杨洁萍、罗雪辉、冯佳琪

在此向提供阿老作品图片、生活照片,积极支持纪念活动的阿老亲属、李燕、孙金荣、蔡汝震、孙大志、杨墉、吴敏荣以及毛主席纪念堂、刘胡兰纪念馆表示感谢!

文案整理/艺术史论系

郭秋惠 副教授

图文资料统筹:张京生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

100084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